

“旗袍故都”绽放迷人风采
在沈阳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期间,来自国家有关部委、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广东、四川、江西、湖南、天津、辽宁等省、市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齐聚“旗袍故都”沈阳,共同深入研讨包括盛京旗袍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如何更好地造福于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携手沈阳市委宣传部、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共同主办了“承古融今·推陈出新”为主题的纺织非遗系列展。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30余家非遗文创企业、高等院校、传承人,展示和展售品涵盖棉毛麻丝、荣昌夏布、蓝印花布、手织土布、宋锦、织锦、蜀锦、挑花、缠花、朝鲜族服饰、西南民族服装、蒙古族刺绣、传统蜡染、扎染等。
其中,代表沈阳特色的有满族民间刺绣、那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满族堆绫、辽绣、柞蚕丝服饰制作、草木染等多种技艺门类的纺织非遗创新产品。这些代表性的纺织非遗展示,受到专家学者和观众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专家们在研讨中表示,非遗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遗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生活,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特别指出,辽宁省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族刺绣,设立了8个非遗扶贫工坊,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培训传承人群和贫困人群,提升技艺技能,完善产品设计,扩大市场销售,带动了当地就业增收。满族刺绣非遗公开课在微博、抖音和快手官方平台同步直播,邀请非遗传承人做客辽宁文化遗产直播间,让非遗传承人化身网络主播,吸引了大批受众和群体,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在沈阳的举办,不仅将对沈阳满族刺绣、辽绣等非遗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更让沈阳“旗袍故都”的文化品牌绽放出更迷人的风采。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陈凤军
积极推动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与时尚文化的融合,立足传统,当代表达,做好旗袍传统文化与时尚对话的桥梁和纽带。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惠河南街1129号8号楼403
客服热线:010—53683003
客服邮箱:5567805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