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述信息

“盛京满绣” 用非遗带动文化产业扶贫:绣娘用一针一线 让自己的生活大变样

    作为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和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9月20日的“盛京满绣·书香传非遗”主题发布会上演了精彩的满绣婚服大秀,这些华丽喜服上的纹饰图案大都出自“盛京满绣技艺传承扶贫(孵化)车间”的绣娘们之手。 由盛京满绣第四代传承人杨晓桐创立的沈阳盛京满绣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京满绣总公司”)将满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扶贫攻坚相结合,截至2019年底,“盛京满绣”已在省内106个村建立“盛京满绣技艺传承扶贫(孵化)车间”,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培训、签约、回收的合作模式,改善她们生活的同时又实现了传统技艺的传承。 成为“绣娘”改善了生活从零收入到现在每月能挣两千多元 “自己绣的花纹图案能被模特穿在身上展示,觉得特别高兴。”9月23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走进盛京满绣总公司,绣娘杨雪正在用满绣绣制《盛京赋》。杨雪家在法库县十间房镇钱家沟村,家里收入微薄,她要照顾老人和孩子,不能外出打工。2018年8月,杨晓桐的刺绣基地落户钱家沟村,杨雪跟着基地专业老师开始学习满绣,“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就能独立绣好一个手包。”从手包到荷包,再到旗袍,经过两年的学习,杨雪已经掌握了很多刺绣的技法,对她来说最直接的变化是,从原来的零收入,到现在每月两千多元的收入,“去年一年在公司工作,不仅免费培训、包吃包住,还给我们开工资,不仅补贴了家用,还可以给孩子买课外书、交学费,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杨雪告诉记者,自己的绣品在前几日“盛京满绣·书香传非遗”发布会上得到展示,看着模特穿着自己绣的旗袍尽情地展示女性的风采,她心里美滋滋的。杨雪表示,去年自己跟着公司出访日本,向外籍友人展示和推介盛京满绣,“外国人看到我们用双手绣出的图案,栩栩如生,觉得非常神奇。他们对我投来赞赏的目光,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省内106个村建立“满绣扶贫车间”  ——传授技艺激发贫困群体脱贫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杨晓桐表示,自从2018年第一个满绣车间在拉各拉村成立后,盛京满绣技艺传承扶贫(孵化)车间开启产业化模式,“由盛京满绣总公司定设计款式,并发派给各扶贫车间进行定量制作。公司派遣优秀教师进行免费培训,并与通过培训的人员进行签约。签约后,由公司统一派发刺绣材料到各车间,各车间完成后,公司对作品进行回收,按作品数量结算工资,绣娘正常月收入2000元以上。” 杨晓桐介绍称,满绣工艺上手快,刺绣场所多样,时间机动,绣娘在家里就能完成绣品,可以兼顾工作和生活,很受农村妇女的欢迎。据悉,截至2019年底,盛京满绣已在阜新市阜蒙县招束沟镇拉各拉村、彰武县喇嘛花村、沈阳市法库县十间房镇钱家沟村等省内106个村建立扶贫车间,车间人员已达1623人,从根本上激发了贫困群体和留守妇女自身内在的脱贫动力.在乡村增强了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盛京满绣文化产业扶贫项目是积极响应配合扶贫攻坚的有力举措,杨晓桐说,今年盛京满绣将继续彰显民族企业的社会担当、责任担当,“我们会带动更多的贫困地区人员,用一针一线搭起一座座脱贫的桥梁,让传统的手工艺技术真正传播到家家户户。”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张宁 主任摄影记者常晟罡
点击查看更多
20
2020-09

现场: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 、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开幕式

发布时间: : 2020-09--20
  时间:2020年9月20日晚 地点:辽宁沈阳工业博览馆 2020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 & 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 千年故都、沈水之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省会沈阳举办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和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 今夜,让我们以“非遗”为名,探索伟大祖国的文化渊源的智慧与魅力。 今夜,让我们以“旗袍”为脉,重温这座城市服饰文化的传承与美好。 精品展 纺织非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章,而旗袍是纺织非遗里一颗璀璨的珍珠。 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是国内目前非遗大类中唯一由国家级行业组织举办的品牌大会,也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成果交流的行业性最高平台。而作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盛京沈阳,作为旗袍故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的连续举办,更使沈阳成为全国文化的知名地标。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与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的强强联合,将促进纺织非遗与旗袍产业有机连接,形成传承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文化共同体。 开幕前的激光表演 中共沈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于振明致辞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苑利致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致辞 沈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姜有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王天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苑利,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钟建波,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农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陈伟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孙淮滨,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任徐岫鹃,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成杰,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张兴奎,中共沈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于振明,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冯文胜,沈阳市人民政府秘书长曹鹏,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王翀以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沈阳市相关委办局和铁西区的有关领导。来自广东省、四川省、河南省、江苏省、杭州等各省、市行业协会的领导,来自全国纺织非遗传承人,各大服装院校的领导出席了活动。   “盛京满绣杯”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提名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强。”文化自信首先要提高全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而认知的提高其载体主要是“人”。基于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以推广中国纺织非遗为首任,于2017年以中国纺织非遗大会为平台,开展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推选活动,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充满情怀心的时刻,我们风雨与共,砥砺前行。中国纺联为鼓励更多人加入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来,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组委会在今年特别增加了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提名奖,现在揭晓 —— 北京迪芮云裳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于丹;重庆市荣昌区德南麻纺织有限公司经理 马琳沁;湖南省凤凰县蜡魂艺术馆馆长、蜡魂品牌创始人,苗族蜡染技艺州级传承人 王曜;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朱利容;山东华晨彩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姚波;贵州省纳雍县黔铭露苗族刺绣文化传承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路银飞;云南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樊志勇;湘西静静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挑花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滕静蓉 为“盛京满绣杯”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提名颁发证书; 应该说,今天的纺织非遗非凡成绩离不开她们的努力和付出,在传播推广的路上,他们以公益之心和自身的影响力为纺织非遗破土开疆!她们是助力脱贫的领头雁,她们是传承创新的排头兵,她们就是“盛京满绣杯”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传播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 12位 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1位 传播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 开物成务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传统工艺协同创新中心副秘书长 王素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织锦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刘代娥;常州美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纪俊玲;丹东市唐人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 杜纲;苏州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吴罗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李海龙;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 张毅;杭州小巷三寻手织布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芬兰;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 赵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郝淑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柳建新;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 郭瑞萍;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彝绣传习馆馆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游定美 2020年度传播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北京德怡华商贸有限公司设计师、创始人 " 凯瑟琳·冯·瑞星博" 为“盛京满绣杯”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传播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颁奖。同时,中国纺联非遗办为桐视界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颁发“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特殊贡献奖”   2020首届(沈阳)旗袍设计大赛 为进一步挖掘优秀旗袍设计人才,推动旗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共同主办了2020首届(中国•沈阳)旗袍设计大赛。 本次大赛以“锦绣旗袍•璀璨人间”为主题,自7月30日征稿以来,得到全国各地相关院校及服装企业(设计工作室)的广泛参与,共收到来自86所院校及60余家服装企业(设计工作室)共计320份参赛作品。经过专家评委会评选,共遴选出25组作品入围决赛。 本次大赛是一场高标准的专业赛事,本届大赛评判长——李当岐和两位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设计师:计文波,刘 薇以及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师,多次担任国事活动开幕式服装设计师的劳伦斯·许和中国著名舞蹈家、节目主持人金 星。 25位选手们的入围作品精彩纷呈—— 第二届(中国·沈阳)定制旗袍艺术大赏活动 一年一度的( 中国· 沈阳) 定制旗袍艺术大赏活动是集聚全国优秀的设计力量和品牌进行的旗袍流行趋势的发布会, 旨在打造旗袍时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次活动得到全国各省市服装协会鼎力支持和甄选推荐,最终邀请到来自中国3位的顶级服装设计师,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8个优秀的知名品牌代表,携经典之作来到现场,为沈阳、为世界华人女性带来一场旗袍视觉盛宴—— 荣获“2020第二届( 中国· 沈阳) 定制旗袍艺术大赏——品牌大赏奖”颁奖 旗袍品牌代表:北京木真了时装有限公司品牌代表徐伟,上海瀚艺服饰有限公司品牌代表张琛,苏州绣娘丝绸工艺有限公司品牌代表戚秋兰,深圳市吉祥斋服饰有限公司品牌代表谢金恒,杭州葳芸实业有限公司品牌代表叶丽英,成都宁杭品牌代表成昊,丹东市唐人服饰有限公司古唐东韵品牌代表杜纲,辽宁玺赢服饰有限公司盛京玺赢品牌代表章爱君。 为“2020中国(沈阳)定制旗袍艺术大赏----设计大赏奖” 设计师 计文波先生、劳伦斯·许先生、刘薇女士 神秘的旗袍模特嘉宾居然是中国著名舞蹈家、节目主持人金星,她点评,与大家共同分享对旗袍的感受。她是沈阳人,不仅在专业领域里出类拔萃,而且酷爱旗袍,在很多重要场合,她一袭旗袍,演绎了风华绝代。 2020首届(中国•沈阳)旗袍设计大赛颁奖 本次大赛得到了全国86家服装院校、60余家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颁发最佳组织奖,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 王翀颁奖 本次活动设三个单项奖,分别是2020首届(中国•沈阳)旗袍设计大赛网络人气奖、2020首届(中国•沈阳)旗袍设计大赛最佳创意奖、2020首届(中国•沈阳)旗袍设计大赛最佳工艺制作奖。 为获得铜奖的选手颁奖 为获得银奖的选手颁奖 为获得金奖的选手颁奖   “共建旗袍故都 振兴传统文化”发布揭牌 为进一步弘扬旗袍文化,加快发展旗袍产业,努力使沈阳成为旗袍时尚文化的研发地和引领者,沈阳市将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联手开展“共建旗袍故都 振兴传统文化”工作,希望通过此举使沈阳成为全国旗袍产业发展的集聚地和制高点,努力使旗袍文化和旗袍产业产生更大影响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 高勇、沈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姜有为共同揭牌   今天,我们把东方的审美创造,城市的文明,民族光荣和自信;从过去到未来、梦想与坚持、中国与世界,一代代的绵绵传承,文明的丰盈与芬芳,都定格在这沸腾的中国工业博物馆。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未来,我们将以沈阳深厚的旗袍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全力打造旗袍产业基地,推动旗袍产业精发展、强融合,为中国旗袍文化和旗袍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0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开幕仪式圆满结束。 中国旗袍文化节文创特许产品征集活动随之正式启动。 而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在明日隆重召开。 让我们高度关注,拭目以待。   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 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盛京满绣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 主办单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 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 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沈阳日报社 盛京满绣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民协中国满绣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 桐视界(辽宁)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20年9月20日 发自沈阳 《阿春第三只眼》 NO.1969(2020-065)   第一届中国旗袍大赏相关链接 现场:2019中国定制旗袍艺术大赏 文化传承 创新融合:中国旗袍时尚文化创新发展研讨会 盛京1636:首届中国旗袍文化节暨第三届沈阳国际旗袍文化节开幕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27
2020-09

第二届中国旗袍文化节在沈阳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 2020-09--27
2020年9月20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旗袍文化节在沈阳盛大开幕。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曹保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苑利;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钟建波;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任、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徐岫鹃;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德伟;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春明;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主任、起源地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李竞生;中共沈阳市委常委、副书记、沈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姜有为;中共沈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振明;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农涛;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成杰;辽宁省文联党组书记张兴奎;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冯文胜;等出席了开幕式和文化节系列活动。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苑利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旗袍被誉为中国女性国服,方寸之间,包罗万象,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审美风范。作为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东方女士美的传统服饰,旗袍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承载和文化内涵,她的演变进程也是中华文明史的发展的历程。第二届中国旗袍文化节的隆重召开必将肩负使命、砥砺前行,担起传承民族文化、传播旗袍文化、打造特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体现中国精神,并以此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任。 中共沈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振明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沈阳作为旗袍故都,承载着挖掘、传承旗袍文化和发展壮大旗袍产业两大使命。壮大旗袍产业是推动沈阳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沈阳要持续举办中国旗袍文化节,促进沈阳文化旅游、服装服饰的发展,扩展市场空间,壮大文化产业,助推沈阳高质量发展。 在开幕式上,众多现代旗袍精彩亮相,中国旗袍文化节吉祥物及文创特许产品征集活动全面启动,打造表达中国旗袍文化节和旗袍文化的发展理念、价值观的生动形象和国际通用的视觉符号。共建旗袍故都,振兴传统文化发布,把传统的旗袍与新时代的旗袍文化相融合,在与时光交织的记忆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和时代风采。   中国旗袍文化节惊艳世界、轰动全国、振兴东北、振奋沈阳 本届文化节以探寻旗袍文化之源,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举办了20多场官方活动,汇聚来自全国30多个城市参与,8个品牌集装亮相,采用现场体验加起源云上直播展示相互关联,以文化为内核,感受传统服饰的优雅之美,引领旗袍文化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中国旗袍文化重要起源地和旗袍文化创意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本届文化节聚焦探源、融合、生态、赋能四个关键词,以旗袍文化为载体,融入文化学者、旗袍文化爱好者等开展旗袍文化研讨会、沈阳故宫馆藏清宫后妃袍服展,剪纸旗袍沈阳文联活态展,旗袍美业故宫秀、旗袍定制艺术大赏、旗袍喜服大展,将民间文化与古韵旗袍相融合,融汇了苏绣、满绣、绘画、古诗词、纸上刀绘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沈阳韵味与中国旗袍独特的迷人气息相融合,共同展示旗袍之美、服饰之美、文化之美,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在第二届中国旗袍文化节“盛京满绣·书香传非遗”主题发布会上致辞。  发布会邀请了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冯玉萍登台献艺《孝庄长歌》,与会领导专家畅谈非遗。发布会上朗诵了满族系列文化丛书《满族传统服饰》《满族传统礼仪》《满族传统饮食》《满族传统婚礼》选段。 第二届中国旗袍文化节“锦绣旗袍·魅力盛京”作品展合影  “锦绣旗袍·魅力盛京”作品展是第二届中国旗袍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由剪纸艺术作品展、美术作品展、书法作品展三个展览组成,旨在讴歌新时代,倡导新风尚,传递正能量。 第二届旗袍文化节定制旗袍艺术大赏 第二届旗袍文化节定制旗袍艺术大赏 沈阳故宫馆藏清宫后妃袍服展   花开全国,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在第二届中国旗袍文化节旗袍文化研讨会云上致辞 第二届中国旗袍文化节旗袍文化研讨会 据了解,旗袍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旗袍文化节是旗袍文化的盛会。本届中国旗袍文化节注重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旗袍文化研讨会和中国旗袍文化节吉祥物及特许文创产品征集活动是重要组成部分。旗袍文化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旗袍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与会嘉宾紧紧围绕着“旗袍文化与文化自信”“旗袍文化与全面小康”“旗袍文化与民间文化”“旗袍文化与礼仪文化”“旗袍文化与产业发展”“旗袍文化与知识产权”等议题展开多维度深入研究。 第二届中国旗袍文化节引起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并报道。9月22日,CCTV-4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今日环球多次报道了第二届中国旗袍文化在沈阳举办的活动盛况。 第二届中国旗袍文化节架起一座展示旗袍之美的文化之桥,用旗袍之魂连接沈阳这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让这座城市更有历史的味道;用旗袍之美连接市民的生活与艺术,让这座城市更有气质;中国旗袍文化重要起源地沈阳,这座激荡着古今风云和传奇故事的城市,留给嘉宾和媒体记者更多的不舍和难忘。以旗袍之韵连接世界,让沈阳更加开放、包容、自信。敬请关注中国旗袍文化节官方网站www.chinaqipaojie.cn,关注中国旗袍文化节!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2
...
6

积极推动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与时尚文化的融合,立足传统,当代表达,做好旗袍传统文化与时尚对话的桥梁和纽带。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惠河南街1129号8号楼403

客服热线:010—53683003

客服邮箱:55678052@qq.com